從冷藏保養品、無銷售制度,到顯微鏡檢測的誕生

 

20年的經歷

從冷藏保養品、無銷售制度,到顯微鏡檢測的誕生

美容可以更透明,也可以更像「醫療前的醫生版本」。

我們一直相信:保養不是要變成醫療,但它應該至少像醫療一樣嚴謹。我們從冷藏自製保養品開始,是因為我們無法接受把防腐劑擦上客人的臉。

我們不推銷,是因為我們不相信「說服」比得過「效果」;我們設計顯微鏡檢測,是因為我們要把看不到的肌膚問題,讓客人親眼看見。

你看見的透明,其實是我們看不見的堅持

我們的顯微鏡,不只是為了拍照,也不只是做形象,是為了讓客人看到皮膚表層的真相——是否有螨蟲?這不是醫療檢查,而是我們為「保養前理解」這件事,做出的一種堅持。

如果每次保養前,都能有這樣的紀錄與對話,客人會更知道自己適合什麼,而不是跟著流行買來用。

18種分類,是為了讓每一次保養都更準確

我們的課程被分成18種,並不是為了設計出看起來很專業的分類,而是因為每一張臉的狀況,都不只一種問題。我們需要從「再生」到「抗皺」「痘痘」到「淨顏」「控油」到「保濕」,都有對應的技術與配方。

這就是我們說的「類醫美結構,但無醫美風險」,真正為使用者設計的保養方式。

教學從實際開始,而不是從證書開始

我們教學不教你話術、不教你設計銷售話本,我們教你怎麼理解皮膚、怎麼分類保養、怎麼使用工具檢測與紀錄,這一切,都來自我們自己十多年來的實際經驗。

如果你想學的,是「如何讓客人留下來」,而不是「如何讓客人掏錢」,我們的教學會是你值得走一趟的地方。

延伸閱讀

留言

🔹 最多人看的文章

不是沒教你創業,而是先教你怎麼不倒店

📰 無聲美容登上《經濟日報》:不推銷也能年收三百萬的真相

每天靜靜的累積,是為了不需要大聲行銷